close

welcome to food court in tokyo  

 

 

 

住在鐮倉的津田敦子女士,每天中午跟果醬廠的同事們一起吃便當。

 

她說小時候母親做的便當裡,水煮蛋呈現兔子的形象,

 

飯糰上則畫著小男孩小女孩的臉孔。

 

於是接受《便當時間》訪問之前,

 

特地給母親打電話詢問了那些究竟是怎麼做的?

 

未料,母親笑說,都不記得了。

 

充滿愛心的便當,做的人忘記了,吃的人卻久久都忘不了。

 

女兒如今成年一個人生活,每天為自己做便當。

 

她說做好的便當,經常拍照而傳給住在遠處的姊姊看看。

 

那是分開兩地生活的姊妹聯絡感情的方式。P130

 

 

 

 

對中文與台灣有異樣熱情的新井,在本書中訴說著對各類食物的喜愛,

 

從食譜的由來食材的挑選到做法以簡單明瞭的介紹,頗能引人入勝。

 

「東京食堂」指的應該是她家餐廳。

 

愛吃、嗜吃的她曾有國外居住和中國求學的經歷,

 

總能在當地食物中得到滿足,那種不設限的自由與快樂,個性使然。

 

分門別類的記載著多樣食譜與風土民情,

 

豐富了家人的味蕾,也為餐桌增添無限風情。

 

隨意翻開你手邊的一本書的任何一頁,

 

寫下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句子, 
或是寫下你正在閱讀的書籍的句子, 

閱讀讓思想更有力量,我們一起來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貴婦Grace 的頭像
    貴婦Grace

    貴婦Grace的爐柴時光

    貴婦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